流行風向|【KOL】VS【網紅】如何成為最有影響力的人
近年可以在政府的宣傳上看到許多KOL的身影,有人稱2017年為台灣網紅產業的元年,政治人物開始找KOL合作,將影響力擴大至年齡層較低的青年群眾,台北市長柯文哲於2017年世大運宣傳活動開始。世大運找了蔡阿嘎、HowHow、呱吉等九位知名YouTuber拍影片,宣傳不到十天,九支影片的觀看次數就超過500萬次,對雙方都有顯著的幫助,而網紅經濟,也受到廣告公司或是品牌主的重視,因為相對於冷冰冰的「知名藝人」代言,平時就有在接觸的網紅的人,或許帶來的廣告轉換率會比較高。
但我認為,要成為KOL,首先必須在網路上凝聚聲量,找到合適的社群標籤要成為有影響力的KOL,主要還是「內容為王」,要讓觀眾注意到自己,內容必須著重分享的價值,也就是讓粉絲有分享出去的理由,但在今年2020,各大視群網站因應假訊息或是所謂「質量」的考量,改變演算法的,讓本就飽合的社群市場,更加年難以發展,不僅是對原大牌的KOL造成影響,也對小型剛發跡、立志成為KOL的新成員造成扼殺,於是廠商開始將目光轉向「微網紅」,更重視互動率及轉換率、甚至是新興的平台,如「Podcast」。
最近剛好有機會到一間學姊經營的網紅媒合新創公司,將各種不同的微網紅做分類,根據他們的紛絲組成、性格、發文方向、互動率等等,加上標籤並儲存在資料庫,日後只要根據品牌的需求,再根據事前分類的標籤,就能迅速為品牌跟網紅們媒合,一來網紅不用自己去找品牌,二來品牌能根據媒合公司的專業分類,來達到雙方的利益最佳化。微網小的價碼比大牌網紅低,轉換率也不高,但如果將預算下在很多微網紅,帶來的轉換率就不同了,有可能花小錢,卻能有更龐大的效益。
作者:蕭雍哲
以上圖文非感說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創作,圖文皆由作者授權提供,轉載須經感說創意與作者雙方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