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芯營養教室│到底酵素是什麼
【本文由樂芯生技 創辦人│吃貨營養師 劉家芸 同意分享】酵素很重要嗎?到底酵素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都要買酵素來吃?這次吃貨營養師就來為大家解析酵素,酵素又稱為「酶」,是由蛋白質所構成,維持正常機能、消化食物所必須,那酵素還有什麼本事呢?
人就像一間企業有各個部門,若部門工作久了,員工就會勞累、設備可能會損壞,酵素身兼多職,其中一個職能可說是這些部門人事設備組織的維修工。另外剛也有說酵素身兼多職,那酵素同時還是一個主管角色,主要負責催化,如果人像公司一樣,公司內缺乏了酵素當主管,那公司的所有活動、工作都會停止,也就是說,即使部門人手非常足夠,例如維生素部門、礦物質、蛋白質、水份等部門,若沒有酵素指派催動工作,仍然無法讓公司運行。
那酵素這個職位該怎麼聘請呢?也不用太擔心,人自己就會合成酵素,另外也會從食物中獲取,如蔬果類都含有酵素。
而我們都說公司能自產,也能從飲食中獲取酵素,那為什麼還要補充?吃貨來跟大家講個小祕密,若你本身是作息非常健康的,飲食也均衡(關於這點如何達到飲食均衡,未來吃貨會有開設相關課程唷!),其實是就已經具備足夠酵素,而什麼樣的人需要補充呢?
一、作息不穩定:
人如企業,一天的生活規律中,從晚上八點開始到隔天的凌晨四點,是員工下班時間,這段時間就是讓各部門員工休息、養足精力,排除今日的勞累、不愉快的時間,那酵素也是在這段時間產生的,而員工們在清醒時(上班時),是不會有這些生產與排除作業的。
二、肉食動物系:
餐餐老是在外,真的很少吃蔬菜,可以想想你一天吃到的蔬果量有多少?最好判斷的標準是什麼?每日是否攝取兩份水果及三份蔬菜。
「一份水果」約等於:兩個小型水果,如:奇異果;一個中型水果,如:蘋果
「一份蔬菜」約等於:一碗未煮熟蔬菜,如:生菜;半碗煮熟的蔬菜、芽菜、瓜類、菇類或豆類
外食族們可以思考這些標準來看看自己的酵素補充夠不夠唷!另外,吃貨這邊參考了國民健康署的飲食小方針,覺得非常棒!這次就不秀專業了,直接推薦大家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轉換成「我的餐盤」。
「我的餐盤」分成6個部分,分別為全榖雜糧、豆魚蛋肉、蔬菜、水果、乳品及堅果種子,以提醒民眾每餐皆應攝取到6大類的食物,其中油脂類已於烹調時添加於各菜色中,因此不在餐盤中呈現。
而各類別的面積大小則是對應民眾應攝取的量,包括蔬菜和水果應佔餐盤一半的份量,其中蔬菜比水果多,全穀雜糧與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則比全穀雜糧少,民眾可以藉由將圖像牢牢記住,即可大致拿捏每餐各大類應攝取之份量。另外,國健署也呼籲業界生產符合「我的餐盤」比例之實體餐盤,以提供民眾更容易落實均衡飲食之健康生活型態。
(吃貨來募集看看,誰想要吃貨自己設計的餐盤呢?)
另外,國健署還有貼心提供六大口訣唷!
只要依「我的餐盤」比例並結合口訣,即可輕易的使用自助餐盒、玻璃餐盒、圓鐵盒便當或家中的盤子達到聰明吃,營養跟著來,口訣如下:
1. 每天早晚一杯奶:
每天早晚各喝一杯240毫升的乳品,攝取足夠的乳品可以增進鈣質攝取,保持骨質健康,或於餐中以乳品入菜或食用起士、無糖優酪乳等方式增加乳品類食物之攝取。
2. 每餐水果拳頭大:
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切塊水果約大半碗~1碗,1天應至少攝取2份水果,並選擇在地、當季、多樣化。
3. 菜比水果多一點:
青菜攝取量應足夠,體積需比水果多,並選擇當季且深色蔬菜需達1/3以上(包括深綠和黃橙紅色)。
4. 飯跟蔬菜一樣多:
全穀雜糧類之份量約與蔬菜量相同,且盡量以「維持原態」之全穀雜糧為主,或至少應有1/3為未精製全穀雜糧,例如糙米、全麥製品、燕麥、玉米、甘藷等。
5. 豆魚蛋肉一掌心:
蛋白質食物1掌心約可提供豆魚蛋肉類1.5~2份,為避免同時吃入過量不利健康的飽和脂肪,選擇這類食物之優先順序應為豆類>魚類與海鮮>蛋類>禽肉、畜肉,且應避免加工肉品。
6. 堅果種子一茶匙:
每天應攝取1份堅果種子類,1份堅果種子約1湯匙量(約杏仁果5粒、花生10粒、腰果5粒),民眾可於一天內固定時間攝取足1湯匙量,或分配於3餐,每餐1茶匙量(1湯匙=3茶匙)。
健康署還有提到,這套方法最適合守護全家的媽媽,能有更輕鬆方便的備餐依據,為家人飲食把關,協助全家人餐餐聰明吃,營養跟著來。
所以呀,不一定人人都需要補充酵素,而是根據作息與飲食習慣來考量,而改善作息飲食,也是吃貨身為營養師最建議的養生方式!想讓吃貨幫你設計一套量身營養計畫嗎?快點加入吃貨的官方LINE,做一對一諮詢。
LINE@:https://pros.is/KW2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