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跑步機到戶外:如何避免馬拉松訓練中常見的受傷問題
隨著秋季的到來,天氣逐漸變得涼爽,不再如盛夏般炎熱。近期,不少朋友或聽眾們紛紛開始關心跑馬拉松和登山的相關議題,這或許與逐漸適合戶外活動的氣候有關。當清晨不再令人躲在被窩中而是鼓勵你起身外出運動時,許多人開始計劃參加馬拉松賽程或登山活動。然而,伴隨著訓練的啟動,各種疑問也隨之浮現。
「ListenContent有感說」分享Podcast節目「卡關實驗室EP79#卡跑步系列-從室內跑步機轉真實道路,可能會發生什麼問題?」內容,節目主持人 物理治療師 老鄭,作為一名曾經的馬拉松跑者,會將針對跑友們常見的問題一一解答,完整內容請一定要收聽卡關實驗室唷!
室內跑步與戶外跑步的差異
有一位聽眾朋友提到,他平日在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訓練,每天穩定地跑 5 公里至 6 公里,感覺相當順利。然而,當他報名參加年底的半程馬拉松並嘗試在戶外進行實際路跑時,卻發現狀況迥然不同。雖然跑步機上的表現不錯,但一到戶外,身體開始出現各種不適,如膝蓋疼痛、髖關節不適,甚至還出現了水泡。這樣的情況其實相當普遍,背後的原因值得探討。
跑步機的設計優勢
現代跑步機的設計相當先進,不僅具有優異的避震系統,還透過數字控制來提供安全、舒適的運動體驗。跑步機上的緩震裝置,如橡膠腳座、彈簧或氣墊,能夠有效吸收運動中的衝擊,使得跑者在跑步機上無論是高頻率的彈跳跑姿還是穩定的低頻率跑姿,都能感受到舒適且減震的運動環境。然而,這些設計在實際路跑中卻無法被複製,導致許多跑者在戶外跑步時遇到問題。
路跑中的垂直振幅與能量耗損
路跑與跑步機的最大區別之一在於垂直振幅的控制。根據研究,訓練有素的跑者在跑步時,身體重心的垂直振幅通常控制在 6 公分至 8 公分之間。當垂直振幅過高時,跑者的能量耗損會大幅增加,因為大量能量被用來進行垂直彈跳,而非推進水平運動。這樣的情況會使跑者在耐力賽中提前耗盡體力,導致後半程的表現不穩定,甚至可能受傷。
跑步時垂直振幅過高的危險性
垂直振幅過高不僅僅是能量耗損的問題,更直接影響到運動中的避震效果。當跑者每一步都以較大的力度落地時,衝擊力將直接作用於足底筋膜、關節軟骨及韌帶,容易導致拉傷、扭傷或撞傷。這種情況在路跑中尤為明顯,尤其是當從較為柔軟的跑步機或 PU 跑道轉換到柏油路等堅硬的地面時,問題會更加突出。
如何應對垂直振幅過高的挑戰
如果你平時主要在跑步機上訓練,突然轉到戶外跑步時感到不適,可以考慮檢視你的垂直振幅。如果你的運動手環或運動手錶具備垂直振幅的數據功能,那麼正常跑者應該控制在 8 公分左右的範圍內。如果發現自己的垂直振幅超過 9 公分,甚至達到 10 公分以上,那麼你可能需要重新調整跑姿,以減少垂直運動帶來的能量耗損和衝擊。
訓練中如何降低垂直振幅
要改善垂直振幅過高的問題,首先需要專注於提高核心穩定性和下肢力量。強化核心肌群有助於在跑步過程中保持穩定的重心,而強壯的下肢則能更有效地吸收衝擊並推進身體向前。此外,在日常訓練中,可以有意識地降低跑步時的起伏,避免過多的彈跳動作。逐步適應戶外地形,從較為柔軟的草地或田徑場開始,逐漸過渡到柏油路或山路,這樣有助於身體更好地適應不同地面帶來的挑戰。
調整跑步姿勢的重要性
許多跑者在跑步機上習慣了特定的跑姿,但這種跑姿未必適合戶外跑步。比如,有些跑者在跑步機上可能會因為地面柔軟而形成較高的彈跳姿勢,這在戶外就容易引發膝蓋疼痛或髖關節不適。因此,在開始進行戶外路跑時,可以請專業教練檢查自己的跑步姿勢,並做出適當的調整。例如,減少步幅、增加步頻,或是降低身體重心的起伏,這些都是有效的改善策略。
從跑步機過渡到戶外跑的注意事項
總結來說,從跑步機過渡到戶外跑步是許多跑者在準備馬拉松賽事時必須面對的挑戰。了解跑步機和戶外地形之間的差異,並適時調整訓練方式,是避免受傷和提高賽事表現的關鍵。如果你也正面臨類似的困擾,不妨從改善垂直振幅和跑姿開始,逐步適應戶外的運動環境,這樣才能在賽道上展現出最佳狀態。
更多卡關實驗室好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