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男文森 藝術家|從藝術創作到社會議題的思辨
創業思維

在上集訪談中,我們與 異男文森 聊到了他的藝術旅程與創作挑戰,如何在跌撞中堅定風格,找到自我表達的方式。而這一集,我們將把焦點放在未來,探討他的創作方向、藝術理念,以及對市場趨勢的洞察。 一、藝術與市場的平衡 文森分享了他對台灣與華人市場的觀察,以及未來如何讓創作不僅符合當地收藏家的審美,也能開拓更具前衛性與國際性的作品。他相信,藝術家的創作應該帶有歷史視角,當我們回望20年、50年後,才能真正理解哪些作品具有時代意義。 在創作風格上,他持續探索靈性與童真的元素,並希望透過藝術,找到市場與個人風格之間的平衡。他認為,市場的需求會變化,但藝術的價值應該建立在更長遠的視角,讓作品在時間的考驗下仍然具備影響力。 二、藝術的社會責任 除了創作,文森也關注異性戀男性在當代的身份認同,認為這群體在過去的性別討論中較少被提及。他希望透過藝術,提供更多關於性別角色、社會文化的深度對話。他指出,過去女性主義與LGBTQ+議題獲得大量討論,但異性戀男性的身份認同卻似乎被忽略。因此,他希望透過藝術創作,開啟更多對話,讓這些討論有機會被放在舞台上。 此外,他亦思考如何讓藝術與歷史對話,讓100年後的人們能透過藝術理解這個時代的文化脈絡。他認為藝術不僅僅是個人表達,而是時代的見證與記錄,每一個創作者都在某種程度上參與了歷史的書寫。 三、未來的創作與願景 未來,他計劃透過多元媒材拓展藝術表現,並將作品延伸至聯名合作、公共藝術計畫。其中,他特別想在台灣各大財神廟創作屬於該廟宇的專屬「財神」,以當代視角詮釋傳統文化。此外,他亦希望在國際市場發展,並將個人工作室與團隊移至美國,建立更大的藝術影響力。 他對於藝術與品牌的聯名合作也有獨特的看法。他認為聯名不應該只是將兩個品牌的LOGO放在一起,而應該透過合作,讓不同的文化背景產生碰撞,激發出新的思考。他希望與有相同價值觀的品牌合作,讓藝術與商業在保有藝術本質的前提下,創造真正有意義的作品。 四、長遠目標:被歷史記住 文森直言,他的終極目標不只是創作,而是希望能在藝術史中留下足跡。希望在未來,人們能記得他曾在這個時代提出重要的文化與社會議題,並透過藝術進行探討與對話。他相信,藝術的價值不僅是當下的市場反應,而是未來的人們如何看待這個時代的藝術家與他們的作品。 在他的創作旅程中,他始終保持著對歷史、文化、社會現象的敏銳觀察,並試圖用藝術去回應這些變化。他希望他的作品能成為一種文化記錄,為未來的世代留下值得討論的議題與思考。 這一集充滿深度思考與啟發,邀請你一起聆聽 異男文森 如何在藝術、文化、歷史之間建立連結,探索未來的無限可能! 訂閱《人生失敗學》,留下五星好評,一起在失敗中尋找成功的意義!